第810章 元春的提议-《红楼琏二爷》
第(2/3)页
最后,对于元春自己而言,能够回家一趟,看一眼旧时物,旧时人,于她心愿已足。
即便将来再有归省的机会,也是可有可无之事,并不太值得她惦念。
因此对于把只是名义上属于她的大观园送给贾琏,她没有任何不舍。
至于贾琏入主大观园是否僭越,在元春看来也根本不用多虑。
首先以贾琏身份的特殊,想来也不会有人用这点小事来攻讦他。
即便真有,他有皇孙这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身份,这种攻讦也就对他无关痛痒了。
贾母二人听了元春的话,相视许久,终于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王夫人几乎每个月都往宫里来看元春的,大概也知道宫里暂无重启省亲之事的意思。
元春不能归省,家里那个园子除了小姐们平时游逛一二,也就是白放着。
既然元春都舍得送给贾琏,而且此举也确实能解决眼下的困难,他们倒也没有立足点反对。
达成了一致意见,又就细节处商谈许久,贾母和王夫人便辞别元春和皇后出宫。
不想出宫的路上,竟遇到骚乱。
大批禁军出动,不知是在捉拿刺客还是搜寻细作,总之将好几辆同样进宫探视的轿子堵在禁宫大道之上。
就在贾母和王夫人都有些不安的时候,清脆的马蹄声哒哒而来。
众人举目看去,只见一名身披甲胄的女将军,夹着一匹高头黄鬃马,在数十金甲禁卫开道之下,缓缓来到贾家一行跟前,在贾母轿前停住。
那飒飒英姿,独属于天潢贵胄的气质,令堵在大道上的所有人,自觉噤声。
就在许多家府邸以为贾府这是犯了事,要被捉拿问罪之时,那马背上的女将军竟对着贾母的轿子抱拳一礼,郎朗声音并无遮掩的四散开来。
“昭阳奉旨巡视宫禁,缉拿不臣,惊扰了荣国太夫人,还望太夫人恕罪。”
贾母好歹是见过世面的,哪怕越老胆子越小,这个时候也慌忙正声:“公主殿下客气了。既是奉旨巡视,自然是正事要紧,何来惊扰之说。”
说着,贾母便令落轿,欲出轿叩拜。
然而昭阳公主微微弯腰,用手中折起的马鞭撑住轿杆,如此贾家下人自不敢违逆。
贾母见了,只好勉强坐在轿中,试探的请示:“敢问公主殿下,可是查获了不臣之人,或是有什么需要老身协助的地方?但请讲来,老身自当竭力承办。”
由不得贾母不心虚。
她虽然认识昭阳公主,但都是在宫中,私下见面还是第一次。
昭阳公主乔装造访荣国府的几次,也没有去拜见她。
本身不熟,又不知道她和贾琏之间具体的恩怨情仇。
如今突然找上来,她很怕对方是因为凤姐儿之事,挟私报复。
然而贾母注定是多虑了。
面对她的小心翼翼,马背上的人却是十分大方且坦然:
“是不是不臣倒是不知道,不过是确实是有宵小之徒,意图趁着今日宫中鱼蛇混杂,行瞒天过海、栽桩嫁祸之事。”
贾母虽然听不懂,还是捧哏道:“哦,竟有如此胆大妄为之徒,不知可否抓住了?”
“自是抓住了。”
“那就好……”
看贾母只是一味捧哏,并没有任何询问内情的意思,昭阳公主暗暗点头。
倒是个有些城府和智慧的老太太。
于是也不再多言,道:“眼下宵小已经缉拿归案,也就不耽误太夫人回府了。”
说着,昭阳公主一挥手,身旁的亲卫们顿时清空出一条道来。
贾家下人尚不敢走,昭阳公主已经再次拱手道:“今日公务在身,不便在此久留。待来日,晚辈定亲自到府上向太夫人问安。”
“不敢不敢,公主言重了……”
虽有些摸不着头脑,但是看着恭送姿态的昭阳公主,她也只能一边告歉,一边示意轿夫起轿。
沿着禁卫军单独开辟出来的通道前行,迎着那些被堵在前面的各家府邸的太太、夫人们或诧异,或不忿的目光,贾母在受宠若惊的同时,心里不由得思忖起一些东西来。
贾母一行自是不知,就在她们离开皇城不久,昭阳公主就被召至大明宫,南书房。
宁康帝一边看昭阳公主呈上来的密信,一边询问:“人都抓到了?”
“回父皇,只抓到了送信之人,至于幕后是何人指使,还待审讯之后才能抓捕。”
“之前为什么不回禀朕?”
“父皇,儿臣觉得此事颇为蹊跷,必定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,因此想要审查清楚之后,再来向父皇禀报。”
宁康帝闻言后默不作声,半晌后头也不抬的问:“抓到的人是哪个宫的?”
昭阳公主犹豫了一下,还是道:“回父皇,是未央宫的。不过父皇,儿臣觉得此事必定另有隐情,皇祖母她对此事必定是不知情的,一定是有人冒用皇祖母的名义,想要行瞒天过海之事。
还请父皇给儿臣一些时间,儿臣一定将这件事调查清楚,将幕后欲行不轨之人找出来……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