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4章 控制,或者毁掉-《狩猎好莱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规模都很小。

    主要是,想找大一点的都不可能。

    至于原因,从电影、电视和音乐三方面来看。

    电影方面,从朴正熙时代开始,韩国电影产业就基本被海外电影占据,韩国电影已经长达20年时间没有拿到过本土票房冠军位置,很多年份,韩国年度票房前十名都完全被海外电影占据,本土电影圈子,处在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。

    转机从去年才开始。

    1996年,金泳三政府正式确立了为保护韩国电影产业的电影配额制度,规定韩国影院每年必须放映146天的本土电影。

    这番转机让韩国企业看到了机遇,大到财阀,小到个人,都纷纷成立了电影制作公司。毕竟146天的配额放在那里,随便投资些小片子,都有希望获得不错的回报,不做白不做。

    不过,配额制有了,韩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还在。

    因此大家也不敢太放开手脚。

    现在,随着亚洲金融风暴,韩国上上下下都是缺钱,接下来一两年时间,如果没有太特别的转机,韩国电影依旧很难出头。

    曾经的历史上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1996年,韩国电影实施146天配额制,然而,直到1999年,韩国电影才开始爆发,背景则是1998年,韩国新任总统金大中不仅废除了韩国电影的审查制度,采取分级制,而且,还推动了‘文化立国’策略。

    再加上韩国经济经历1997年大劫后开始复苏,只是1999年一年,韩国电影不仅通过《生死谍变》拿回了丢失二十多年的全年票房冠军,而且迅速收复被好莱坞等海外电影瓜分的市场。同时还开始各种海外拿奖,各种风光。

    总之,1997年,对于维斯特洛体系而言,是一个入局的最好时间点。

    错过了,再想渗透韩国电影行业,非常困难。

    再说电视。

    1997年之前,韩国的电视行业,基本上被三大无线电视台瓜分,而韩国的电视台直到1990年才开放私有,外资更是别想,哪怕是这次改革,外资也只能进入有线电视领域,持股还不能超过50%。

    再加上韩国还没有推进制播分离制度,因此,电视领域,基本上就是三家老牌电视台的天下。

    同样是1997年的这个节点之后,维斯特洛体系才有望进入。

    最后是音乐。

    韩国的音乐产业,只说曾经诞生了一个专有名词‘k-pop’,就可见是多么繁荣。

    但,这同样是1997年之后的事情。

    而且,一直悄然关注韩国的西蒙这次还发现,曾经可谓一手推动了‘k-pop’模式崛起的韩国sm娱乐,这一次,竟然被蝴蝶掉了,甚至连李秀满都不知道在哪。

    西蒙可是很喜欢某个名字的,看一眼就有画面感。

    这倒也不意外。

    还是要从电影说起。

    西蒙当初的《罗拉快跑》,1987年在韩国上映,当年可是拿到了韩国年度票房第三名的好成绩。再然后,丹妮莉丝娱乐崛起,出品影片几乎每年都能在韩国年度票房榜单上占据几个位置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大蝴蝶,足以在方方面面改变韩国太多太多的事情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,韩国的音乐圈子,近些年同样在学习欧美,但缺少了某个开创级别的领头羊,只能算小猫三两只,与电影一样,韩国的音乐圈子,最火的还是一批国际流行歌手。

    这些对于西蒙而言,当然都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所谓‘k-pop’,终究不过是西方‘teen-pop’组合模式的变种而已,多收购一些小音乐公司,给出模式,接下来,不过是养蛊而已。

    就像韩国的汽车和半导体,为何那么发达,当年也是养蛊。

    特别是半导体。

    七八十年代,受到韩国半导体行业广泛流传的一个‘一箱芯片换一船矿石’的暴利诱惑,韩国稍微有些能力的财阀,都一股脑涌向半导体行业,可谓韩国版的‘大炼芯片’,最终只有三星、现代等几家脱颖而出,也造就了三星后来的辉煌。

    其中很大一个原因,在西蒙看来,其实很简单。
    第(2/3)页